第202章 好地方(2)

    山上数十座宫观大小道士们都在议论这个,上了年纪的要相对忧心忡忡,那厮毕竟是武评上的小吕祖,是龙虎三位小天师之一的齐仙侠,一身出尘剑道修为不是吹的。辈分小的那帮道童则就忍不住开始跳脚大骂了,恨不得卷起袖管去跟那位暂时住在大莲花峰竹庐中的小吕祖掰命,小道士们终究没见识到齐仙侠拂尘作剑劈紫竹的仙人气魄,其实山上也就骑牛的掌教在一旁看着,本意是搭把手帮个忙尽尽地主之谊,奈何小天师不领情,当时殿外一战,年轻掌教一手夺拂尘,随后齐仙侠的剑气便让一座真武大帝雕像摇晃了半天,一株千年老樟都被小吕祖整个儿倒拔而出,若非年轻掌教随手拎了只千斤香炉挡了几下,一身崭新道袍就得废了。几位掌教的师兄都闻风赶来,在门外看得兴致高涨,一点不心疼老樟被拔香炉被损,只差没有摇旗呐喊,交头接耳只顾着评点交手双方招式高低。
    竹庐前,齐仙侠坐在一张青蒲团上呼吸吐纳。
    不远处,一个年轻道士手里抓了把牛草在喂牛,有些难为情说道:“小道那几位师兄的确是不太像话,高手风范不如你们龙虎天师府。师兄们习惯了看我出糗,你见谅一个。”
    齐仙侠实在懒得理睬这个阴魂不散的家伙。
    骑牛长大的年轻道士呵呵笑道:“你真打算在武当山住下啊?挂在太虚宫大庚角飞檐下的吕祖古剑,你真想要,拿去就拿去好了,我就当没看见,反正我打小就觉得那柄剑太可怜,有人用它是最好。”
    齐仙侠睁眼怒目说道:“吕祖遗物,岂可儿戏!”
    年轻师叔祖无奈道:“那你总找我打架也不是个事儿啊。”
    齐仙侠冷笑道:“总要分出一个胜负我才能下山。”
    年轻师叔祖拍了拍大青牛背脊,小声嘀咕道:“气量还不如徐凤年。”
    齐仙侠身前白尾拂尘猛地一跳。
    洪洗象苦着脸说道:“怕了你了,你们龙虎山委实不像是修道人,哪来这么多争胜心。”
    齐仙侠讥笑道:“你们武当若没有争胜心,为何在山下立起玄武当兴的牌坊?”
    洪洗象笑道:“瞧着有气势呗,吕祖的墨宝,多稀罕。”
    齐仙侠冷哼一声,与这道士正二八经说理,实在是对牛弹琴。
    洪洗象小声说道:“学道须教彻骨贫,囊中只有五三文。这可是吕祖留下的警世名言,再瞧瞧你们龙虎山,黄三甲当年便笑话你们该是囊中只有千万文才对。”
    齐仙侠听到这话反倒是不怒不气了。
    江湖上与庙堂间每隔一段时日都会流传出一些有趣的口头禅,往往是文人爆粗口莽夫文绉绉,最为生动。黄龙士这句嘲讽天师府修道不修心的调侃是一例,这回北凉王徐骁进京面圣,散朝后在殿外痛殴三品大员,就大骂了一句“你这厮要不是裤裆多了一只鸟,胸口少了两坨肉,就真是个娘们了!”上阴学宫这一任大祭酒则有一句传遍天下的名言,是他年轻时候调侃一位江南前辈大儒的,“好吃不过饺子,好玩不过嫂子”。崆峒派曾有一位剑士当初与武林同道一起围剿魔头,临敌前心生惧意,万般无奈就找了个蹩脚借口说“刚听说媳妇怀孕,我先回了”,令人捧腹。
    洪洗象牵着大青牛,临行前说道:“你住下便住下,说不定以后能与我一同下山。有个伴儿,我胆子也大些。”
    走出去几步,这位掌教转身厚颜笑道:“喂喂,别那么小气,给我说说湖亭郡的事情。”
    齐仙侠伸手要去抓马尾拂尘。
    洪洗象骑上牛,跑路了。
    不苟言笑的齐仙侠竟然嘴角勾起。
    瞬间没了剑拔弩张。
    这便是武当山啊。
    任你谁来了,都会和气。
    和气生仙气。
    ————
    两禅寺。
    两位女子登山,一路上和尚们都打招呼,一些个定力不好的小和尚都要背对着方丈们向一位小姑娘做鬼脸偷笑。
    小姑娘则不爱搭理。
    光头,光头,漫山遍野的,都是光头!谁爱看!
    “娘,你就让我下山吧。在山上总对着爹和笨南北两颗大光头,多无聊。”
    “闺女,光头多好啊,晚上都不用点灯。”
    “娘,不许逗我笑,都不淑女了!”
    “哪里是说笑,娘在苦口婆心跟你说大道理呢,要不以娘的花容月貌,会看得上你爹?”
    “娘,山下女子可比你好看多了,真不知道爹为什么要跟你过日子。”
    “死丫头,没娘能有你?还有,你摸一摸自己胸脯说良心话,你娘会不好看?!”
    “……”
    “唉,闺女,等你大些,就会明白只要在一个男人心中好看,你就是天下最好看的姑娘了。”
    “啊?可徐凤年说我长得一般呐,完了!”
    “闺女真是长大了,娘很欣慰呐。闺女,娘真不好看?不行,再下山一趟,还得买些胭脂水粉,多扑一些在脸上就好看了。”
    “娘你又乱花钱,爹肯定要跟笨南北蹲墙角唠叨去了,他们一起叨叨叨,可烦了。”
    “让他们叨叨去。哪天不叨了才不好。”
    这娘俩,似乎挺俗气。
    亏得各自身后爱慕着她们两个的光头,是那般佛气。
    ————
    襄樊城外三十里,那一片广阔无垠生机勃勃的芦苇荡,不知为何今日没了生气。
    中央地带,一名富贵公子哥坐在了芦苇荡中“天波开镜”的牌坊上,脚下是四尊符将红甲。
    东北,站着一位其貌不扬庄稼汉般的壮年男子,腰间缠绕了一捆金黄色软剑。
    据说天下有个连续两届武评的第十一高手,刀剑枪矛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儒释道三教九流,门门涉猎。他太聪明驳杂了,以至于不知选择何种趁手的兵器,最后便只好弄了一柄软剑,真气灌注后,可刀可枪可箭。
    西南,一名青衫客双手扛着一支竹竿,缓缓行来。
    骤然间,马蹄声响起。
    芦苇荡中万千飞鸟掠起。
    一手调教出伪王妃与李双甲的老人与芦苇荡边缘的捕鱼人家要了一壶粗劣米酒,眯眼听着牵砻舂米声,喝了口酒,自言自语道:“真是个死人的好地方啊。”